最近的西安迸发着强大的包容感和国际范儿,抬起头,各大超高层楼体投射出的“中国-中亚峰会,当好东道主”的字眼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底气;融入人群中,来来往往略显自豪的面庞流露出这座城市人们的热情;打开各个视频平台,“大唐盛礼”传达着西安鲜衣怒马再千年的气势。
全球都在看西安!
值得关注的是,这一场具备标志性意义的首场中国-中亚峰会主场馆位于浐灞的西安国际会议中心,大国外交,为何是西安?为何又是浐灞?
图源:西安浐灞自贸区
西安:昔日丝绸之路起点 今时第九个中心城市
5月18日-5月19日,首届中国-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,这是今年中国主办的首个重大主场外交活动,如此重要的会议,为什么会放在西安?
这体现了西安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重要性,也展示出了这座千年古都的荣光。
文化之都,繁华万象。五千年中国看长安,应该没有一座城市能如同西安这座城市,只是听到名字脑海里便穿梭了几个时空,这里是十三朝古都,这里也是世界历史名城,这座城市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、3100年建城史。
丝绸之路,文明交汇。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,从西安开始,丝绸之路绵延伸展七千余里,联结亚、非、欧三大陆,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开启之地,在这一条线上,东西方文明交汇,各国商贸往来络绎不绝。
中心城市,意义不凡。作为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,西安在地缘战略、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。
在地理位置方面,西安是“一带一路”重要节点城市,也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。经济发展方面,近日各地2023年一季度GDP数据公布,一季度西安GDP增速高达7.6%,一骑绝尘,成为GDP万亿俱乐部的增速第一。
从文化到经济,从城市定位到发展能级,西安这座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续写着千年古都的荣光。
浐灞:古时折柳相送地 今时国际“会客厅”
西安能够成为“峰会城市”,自是因为各个区域“齐心合作”,在此之中,曲江的盛唐繁华演绎的是西安的文化一脉,高新的高精尖产业承担的是西安的经济发展一脉,若论“国际范儿”,非浐灞莫属。
西安浐灞生态区作为此次峰会主场馆的所在地,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折柳相送之地,于灞水之畔,折柳寄情,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,而今,这一方国际“会客厅”再迎来客。
首先,国际水岸的天然基因。浐灞的浐灞两河四岸形成了诸如美国旧金山湾区、上海黄浦江、杭州钱江新城的大西安国际水岸模式:
如今的浐灞,形成了以会展中心、圆桌会议中心等国际交流集群,打开了西安“与世界对话”的窗口;以艾美、华海等国际高星酒店群和奥体大型赛事场馆建筑群,形成别具一格的水岸天际线。
西安国际会议中心 图源:新华社
其次,国际化会议会展“金名片”。从世园会、欧亚国际论坛、第六届丝博会到第十四届全运会、2023年跳水世界杯,浐灞在会议会展方面的“国际化”早已被认可,这里是西安“对外”的窗口与高地。
西安国际会议中心 图源:新华社
长安塔 图源:新华社
再次,国际文化交流“新轴线”。我们能够看到的是,以灞河为纽带,打造出一系列国际交流平台、国际体育平台等,西安领事馆区、五星酒酒店聚集区,也就是说,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大事件和大赛事,都会集中在浐灞。
在此次峰会中,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西安总领事馆于西安浐灞生态区开馆。
哈萨克斯坦本次在西安设立的总领事馆,将成为继上海、香港之后,该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三个总领事馆,也是中亚国家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首个领事机构。
欧亚大桥 图源:新华社
西安的高光时刻,浐灞的高光时刻
为期2天的中国-中亚峰会落下帷幕,这一场汇集全球视野、极具标志性的峰会之后,西安这座城市也将站在新的时代机遇之上,同样,浐灞国际会客厅的“名片”也上升到了全球视野。
其一,峰会中提出,各方支持陕西省同中亚国家地方深化交流,实施更多经贸、能源、科技、农业、人文等领域合作项目。此前已有数据显示,近两年来,陕西与中亚五国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31.1%,今年一季度,陕西与其进出口额更同比增长54.1%。此次峰会之后,西安也有机会迎来更多的机会与更深入的合作。
其二,通过承办此次峰会,西安向世界递上了自己的“名片”,西安这座城市的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也大大提升,向世界展示出了一个城市的实力与文化底蕴,而对于浐灞,我们能够确定的是,未来西安的“对外窗口”一定是在这里,这里是国际水岸,是国际化文旅艺术高地,也是全新的世界礼宾区。
数千年前,张骞手持旌节出使西域,一去十余年,由此开启了丝绸之路。
数千年后,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-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,这座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将更加熠熠生辉。